《经济参考报》5月6日刊发题为《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措施落到实处》的评论。文章称,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进行部署,要求“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相关部委在随后举行的国新办吹风会上也就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实,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已有明显改善。截至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6.85%,较各项贷款整体增速高12.4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90.13万户,比年初增加45.22万户,阶段性完成了“两增”目标。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7%,比2018年低0.52个百分点,初步实现了成本下降。 但还要看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切实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措施落在实处,既有利于实现杠杆率在稳定基础上的结构优化,防范化解风险,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保持就业稳定。 央行已经先行一步。4月24日,央行推出了2674亿元的新一轮TMLF操作,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流动性到期压力和缴准叠加扰动,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定向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引导其融资成本降低。鉴于TMLF较MLF利率优惠且期限更长,较降准的定向结构性特征更强,投放对象和投放数量更为灵活,因此央行更倾向于使用这一工具。在国新办吹风会上,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TMLF操作根据银行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和需求情况综合确定,基本上都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进行。预计这一操作将成为常态。 笔者认为,结合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和相关部委的工作来看,预计下一阶段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举措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政策工具向小微企业倾斜。除了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之外,央行将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在解决流动性分层问题的同时,确保将增量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针对民企债券违约问题,央行将继续推广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确保今年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规模均超过2018年水平。 二是将继续推动商业银行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放贷方式调整。商业银行是实现信用传导的关键一环,监管层将根据推动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单独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其中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需发挥带头作用,确保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监管层还将引导银行提高信用贷款比重,降低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减少不合理和违规收费,以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继续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费用。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年度将支持小微企业2000亿元担保贷款、户数10万户以上。同时,各地要尽早实现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担保费率不超过1%、500万元以上不超过1.5%的目标。 在此之前,中办、国办曾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又于4月份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均指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落实,随着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预计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望继续得到缓解。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