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星空(中国) 党群纵横 党群纵横

《神特清风》(2022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22-07-21 阅读量:


神特清风


2022年第7

连云港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 2022年7


1、廉政时评:把敢于善于斗争作为必修课…………………2

2、清风说要:菱窠往事…………………………………………3

3、廉政文苑:无愧循吏………………………………………5

4、警钟长鸣:签字笔迹里寻突破…………………………………7

【廉政时评】

把敢于善于斗争作为必修课

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必修课,保持和发扬斗争精神,在反腐败斗争一线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斗争意志。纪检监察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淬炼过硬的思想政治定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清醒认识到,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要敢于担当使命、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攻坚克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斗争情怀。坚持人民至上,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坚定“为了人民”的政治立场,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持续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把握“依靠人民”的正确方法,推动监督下沉,畅通群众反映意见、信访举报的渠道,耐心倾听、积极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本领。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要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要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在斗争中提高学习思考、分析研判、监督问责、执纪执法、组织协调、见微知著等能力水平,练就与岗位职责相匹配、能有效抵御各类风险挑战的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要掌握斗争规律、统筹斗争策略,注重斗争过程、效果和目标的统一,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打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内在联系。(来源:清风扬帆网)

【清风说要】

菱窠往事

1930年秋,成都一家报纸刊载出一篇轰动锦官城的新闻,标题是:《成大教授不当教授开酒馆,师大学生不当学生当堂倌》,惹人注意。

原来,那年暑假,在成都大学任教的李劼人不愿被反动军阀挟制,提出辞职。为解决辞职后的生活费用,李劼人夫妻二人一同做菜,经营起一个小菜馆,招牌叫“小雅”。“小雅”出自《诗经》,李劼人取这个店名,针对时弊,抒发心境,表示自己决心不与军阀同流合污。

然而,身处乱世,想要偏安一隅是难以实现的,“小雅”饭馆最终以倒闭收尾。1936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东郊外沙河堡乡间,他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修建了自己的栖身之所,因居所在菱角堰旁,故在门楣上题写“菱窠”匾额。

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

如今看似幽静恬适、鸟语花香的庭院,当年却是风谲云诡、吉凶难料。上世纪40年代,李劼人利用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菱窠的偏僻之利,帮助和掩护了不少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

李劼人曾担任党领导下的群众文艺团体——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相关职务,积极参与并组织抗日救亡活动。他还是乐山嘉乐纸厂董事长,倡导实业救国,在文协面临经济困难之时,设法为文协捐资捐物,支持文协工作,帮助会刊《笔阵》出版。

此外,李劼人积极为文协聚会和活动提供场所,对进步人士十分支持。他从纸厂里拨出一笔经费秘密交给组织,用以帮助贫病的进步人士。文协的地下党员陈翔鹤失去了工作,全家生活窘迫,李劼人前往看望并慷慨解囊,使陈翔鹤全家度过艰难的岁月。

“劼人先生绝对可靠,这是星空(中国)完全可以信任的!”1947年3月,党中央驻渝机关撤离重庆,成都的时局急转,6月初,国民党实行大逮捕,负责文协工作的陈翔鹤和许多地下党员都被列入黑名单,李劼人连忙安排陈翔鹤到菱窠躲起来。有一次,一伙特务来菱窠搜查,翻箱倒柜,一片狼藉,李劼人气愤地提起长袍前摆,揶揄特务:“我这儿还有个胯胯,你们还搜不搜?”特务没有捞到便宜,悻悻而去。陈翔鹤住了十多天后转危为安,在向地下党组织汇报时说:李劼人值得信任托付。

后来形势愈加严峻,组织上要求陈翔鹤立即转移,离开成都,躲避特务的追捕。为了安全起见,李劼人立即将他转移到乐山嘉乐纸厂。事后不久,李劼人精心安排,为其寻找职业掩护,陈翔鹤被聘为驻厂秘书兼总务主任。李劼人常以视察厂务为由,从成都来纸厂与陈翔鹤相见,在住处彻夜交谈。二人谈个人癖好,述人生经历,交谈进步作家奔赴延安的选择,分析淮海战役最后的时局等。陈翔鹤留驻嘉乐纸厂两年,才得以躲过险情,二人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如今的菱窠已修建成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再没有当年的惊心动魄,传奇的故事却一直流传。(来源:清风扬帆网

【廉政文苑】

无愧循吏

南京小仓山一带,曾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园林,是为随园。这里南临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面是钟山,东面为朝天宫,可谓金陵胜景尽收眼底,“其间山水之佳,楼台之美,花木之盛,觞咏之繁,久已图不胜图,记不胜记,见于诗歌更不一而足”。

随园的主人自号随园老人,并写就著名的《随园诗话》,死后亦葬于随园,墓室位于小仓山南岭随家仓的百步坡上。他,就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袁枚。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天资聪慧,12岁入县学,23岁中举,乾隆四年(1739年),24岁的袁枚就考中进士,名列第二甲第五名,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一时名满京城。翰林院“散馆”后,袁枚出京做官,历任江苏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

袁枚的诗人与散文家的身份太过出名,以至于让人忘记了他也曾有一段为官经历。袁枚担任知县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廉洁奉公、勤勉尽责,敏而能断、不避权贵。他深知一个人、一个家庭如果长年打官司,必然导致家道中落,所以无论大小诉讼,袁枚都是有案即审、有案即判,从不稽留耽搁,力求公正无私,以使百姓免于词讼之累。

江宁方山溪洞外,有两户人家为了一块田地的归属,打了多年官司。因为没有地契,权属不明,争讼多年仍然没有结果,公堂上的状纸早已堆积如山高。为了让两家免于词讼之累,时任江宁知县的袁枚秉公裁决,悉数裁撤了此前的判决文书,命人重新丈量土地,另外发给地契,使他们各自开垦耕种,一起陈年积案就此化解。

为了整饬民风,袁枚经常召集乡里长者,打听境内有前科的人、顽劣之人的名字,核实无误后张榜公示,并许诺如三年内没有劣迹,即可将姓名从榜上撤下。这一做法果然奏效,由此“奸民皆敛迹”,原来的作奸犯科之人都能痛改前非,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袁枚为官严于律己,他认为作为一名官员,应该严格约束身边的人,如此官民之间才能相处融洽,很多官场和社会弊病自然就消除了。袁枚的才干得到两江总督尹继善的赏识。清代学者陆以湉在《冷庐杂识》里赞道:“其为宰时,清勤明决,无愧循吏。”

袁枚爱民,民亦爱袁枚。他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中记载:他27岁时权知溧水,离任时,“吏民泣送,有以‘万民衣’披我身者,金字辉煌,皆合郡人姓名也”。“一路壶浆擎父老,万家儿女绣衣裳”的送别场景,让袁枚为之动容。

乾隆十年(1745年),他从沭阳调任江宁知县,当地百姓亦以“五步一杯酒,十步一折柳”,深情相送。多年以后,袁枚依旧感叹,“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也就是说,为官者如果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老百姓自然也会把他当亲人,久久挂念。

袁枚一生淡泊名利、进退自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他在南京买下一座荒废的园林,改名为“随园”。此后,袁枚辞官归隐,定居南京,精心修筑随园,在此生活了半个世纪。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些清灵隽妙的诗句,都出自袁枚笔下。他从毫不起眼、别人都容易忽视的苔藓中看到了它对生命怒放的渴望与坚持,有人说袁枚笔下的苔花丝毫不亚于名贵的牡丹花。

作为乾嘉之际的诗坛领袖,袁枚诗文双绝。他倡导“性灵说”,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性情遭际”,并为后世留下《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著作。他的才华、睿智与洒脱,他的真性情与赤子之心,早已融进了古都金陵的文脉之中。(来源:清风扬帆网)

【警钟长鸣】

签字笔迹里寻突破

“星空(中国)以后又不是不见面,谁还找不到谁家?大不了判几年,走着瞧!”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汪于村原村委会主任汪某被区纪委监委留置前期的表现。态度蛮横,出言不逊,汪某不仅对相关问题拒不交代,还对区纪委监委调查人员恐吓威胁。

汪某对抗组织调查,但有关他强行占用群众土地、侵占集体资产等问题却逐一得到佐证。为彻底查实汪某的违纪违法事实,调查组综合研判,决定将重点锁定在村账上。

对照村里的记账凭证,调查组连续一周与村会计张某谈话。而张某有备而来,对疑点账目,不是说记不清,就是甩锅汪某,反复强调“是按汪某要求记账,也是汪某负责管钱”,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调查组向汪某核实,汪某则说“账都是张某管,自己只负责签字”。双方“踢皮球”,相互推诿僵持不下,调查工作陷入僵持状态。

为摆脱被动局面,调查组决定再次翻阅该村2015年至2019年账目。就在大家一无所获、分类收拾账目时,小李却从记账凭证外观发现反常情况:2015年至2017年的记账凭证比较完好,而2018年至2019年的却比较破旧。

“为啥时间远的较新,而时间近的较旧?”带着这个疑问,调查组再次排查2015年至2017年的记账凭证。

果然,有了新发现。3年间,一些间隔几个月的核销签字看起来像一天写的,放在一起比对时,连笔迹也像一支笔一次签下来的,部分记账凭证中的时间存在前后矛盾。

“记账凭证内极有可能存在伪造签字的情况。”调查组反复斟酌讨论,“如果证实人为造假,那么会计张某不可能不知情。”

“为何一年内的签字都是一个笔迹?”调查组将证据摆在张某面前,张某最终交代“字迹相同”背后的猫腻。

原来,汪某为将上级债务化解资金占为己有,要求张某和镇农经中心会计篡改2015年至2017年的记账凭证,并将虚假的村集体欠汪某8万元的票据穿插到记账凭证中。

为免除后患,汪某要求张某将原始记账凭证销毁。然而,张某表面应允,私下却为自己“留下退路”,将原始记账凭证藏于家中。

调查组当机立断,经请示后立即随张某找出原始记账凭证。在该凭证上,汪某的签字清楚地标明了相关虚假票据的位置及金额。

得知张某坦白,汪某长叹一声“没想到真留了一手”,在铁证面前,如实供述了自己贪污、受贿的违纪违法事实。

最终,汪某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来源:清风扬帆网)

抄送:公司领导,各部室、车间。

2022年第7 份数: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