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以前的童年时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与父亲一同去野钓,充满了快乐与惊喜。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当然必不可少,首先就是制作“窝料”,鱼儿们也聪明着呐,不是好吃的“窝料”它们也不会上嘴的,所以制作“窝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首先需准备一些白面、黄豆面、碎玉米等材料,还需少许小米、白酒适量。用小火炒白面和黄豆面,用少量开水浇烫玉米面,烫个半熟即可,从锅中飘出的香味,别说是鱼儿了, 连我都想吃。其次就是星空(中国)爷俩的口粮了,快餐面、酒精炉、外加两根火腿肠,总觉着吃的还不如鱼。
翌日凌晨三点,更阑人静,不情愿的被父亲从床上拽起,洗漱穿衣,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驱车前往三百公里外的山东枣庄。我问父亲:“为什么咱不能近边边的找个地钓呢,跑那么远?”父亲答:“近边边鱼不好吃。”我说:“嗯,行。”然后倒头睡去。
随着一阵颠簸我从梦中醒来,紧跟着的是几声鸡鸣狗叫,起身一看,已经到了目的地——不知名小河。拿好渔具,跟上父亲的脚步,看着他熟练的将“窝料”打入河中的几个点后,我拿起我的鱼竿挂上红虫,正准备要钓,却被父亲阻止,我问:“为什么现在不能钓?”他说:“刚打过‘窝料’的地方是不能立马钓的,因为得靠那些被‘窝料’吸引来的鱼去传播,告诉其他同类‘大家伙快去呀,那里有好吃的’这样等鱼聚集多了,再给他们一个个钓上来,晓得不?”“那我明白了,这就是大家说的放长线钓大鱼!”我半知半解的回道。“哈哈哈,对,就这意思”他笑道。
等了莫约半个钟头,得到“专家”的指令,可以了!我立马兴冲冲的挂饵上钩,选个心仪的窝料点将鱼钩放致水面,缓缓下沉,等到鱼线上的5颗浮标下沉3颗,停止下沉,保持不动,1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正当我快要不耐烦的时候,只听河对面响起一声口哨,我抬头望去,望见父亲的脸上满是笑容,他的鱼竿前方挂着一条肥硕的鲫鱼,初晨的阳光照在他的面庞与波光粼粼的河面互相映衬,真好。紧接着我手中的鱼竿扯了一下,我连忙望去,五颗浮标全部下沉,心中一喜,手里鱼竿往上一提,咦?提不动!好家伙还在和我角力呢是吧!我大吸口气,用尽全力往上一拽,“哗啦,哗啦”最终小小鱼儿被拽出水面,我将它拖上岸来,它象征性的蹦跶几次也认了命!
每次成功钓上鱼都会获得成就感,也让我在日后的工作乃至生活中,懂得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去工作,去生活,这样取得成果,才是最甘甜的。(综合办公室 王然)